植牙牙齦流血怎麼辦?小心植牙牙齦黑變色與感染 !

植牙牙齦流血怎麼辦?小心植牙牙齦黑變色與感染 !

發布日期 : 2025-07-09

更新日期 : 2025-05-31

在台北都會區,植牙治療已成為缺牙患者恢復咀嚼功能的常見療程之一,但植牙牙齦流血植牙牙齦黑往往讓剛動完手術的患者不知所措。

事實上,輕微滲血雖屬正常,但若合併牙齦紅腫或黑色變化,可能隱含感染或植體周圍炎風險。

康河牙醫提醒您,預防勝於治療,術前衛教、術後照護與定期追蹤是守護植牙成功率的三大關鍵。

本文將帶您深入解析常見植牙牙齦問題、致病機轉與保養守則,協助您降低併發症風險並提升長期穩定性。

植牙牙齦流血是正常現象嗎?

植牙牙齦流血可能是正常生理反應,也可能是病理警訊。

術後第一週,傷口仍處於血塊重塑與軟組織癒合階段,少量滲血往往無須過度擔心。

然而持續性或自發性出血則可能預示植體周圍炎或凝血功能異常。

研究指出,術後 4 週仍反覆流血的患者,其植體失敗率可上升 12 % 以上。

  • 短暫滲血屬正常,但時間不應超過 48 小時。
  • 壓迫止血 30 分鐘無效,須立即回診。
  • 有系統性疾病(糖尿病、抗凝血藥物)的族群更需嚴謹監控。

植牙後牙齦變黑的原因是什麼

植牙完成後,若發現植牙牙齦黑、色澤暗沉,常見情況包含血液色素沉著、金屬透色或慢性發炎。

透過臨床評估,可區分生理性瘀血與病理性壞死,並擬定對策。

金屬植體邊緣外露或牙齦萎縮

若使用鈦合金或含金屬基台的假牙,牙齦萎縮 < 1 mm 即可能透光呈灰黑

此時可考慮:

臨床對策 說明 預期成效
更換「氧化鋯全瓷基台」 消除金屬透色 改善美觀 80 %↑
軟組織增厚術 結合結締組織移植 降低暴露風險
調整刷牙力道 減少牙齦退縮 穩定長期色澤

常見植牙牙齦問題有哪些

常見植牙牙齦問題

植牙雖為高成功率治療,仍可能因清潔不當個人體質出現多種軟組織併發症。

下列症狀若未及時處理,恐影響植體穩定度。

植牙後牙齦保養守則

要維持植體長久健康,植牙牙齦日常養護與專業回診不可或缺。

以下守則兼具臨床實證與實用性,建議術後患者落實。

保養守則 操作要點 預期效益
溫柔刷牙+牙線 使用軟毛刷、植體專用牙線繞過基台清潔 降低菌斑 70 %↑
定期回診洗牙 每 3‑6 個月回診,評估軟硬組織 早期偵測周圍炎
抗菌沖洗或藥物 依醫師指示使用 0.12 % 氯己定/低濃度雙氧水 減少發炎指數
戒菸、控制糖化血色素 HbA1c < 7 %、停止尼古丁 提升癒合效率
均衡營養、高質蛋白 攝取深綠蔬菜、魚類與維生素 C 促進軟組織修復

植牙成功與否,並非止於手術當天,而是取決於植牙牙齦的長期健康。

及早分辨正常滲血與病理出血、了解造成植牙牙齦黑的多元因素、並落實科學化保養,是確保植體終生穩定的關鍵。

康河牙醫以嚴謹術前評估、客製化衛教與先進維護儀器,陪伴每位患者邁向健康口腔之路。

歡迎您隨時填寫預約表單或是致電聯繫康河牙醫,讓您的植牙保持潔白、遠離感染,重拾自信笑容!

更多相關文章…